所以只要赵恒坚定不议和,那么沿途的宋军随时都能包抄了辽军的后路。
更别说当时的杨延昭已经带兵进入了辽国境内。
就算在大优势的情况下宋军和辽军不分胜负,那想要留下萧绰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到时候辽国为了皇位必然发生内乱,宋朝也获得了喘息之机。
“寇准当时也是不同意议和的,奈何朝中大臣大多畏惧于辽国。
在他们的建议之下,本来就不想再打下去的赵恒也果断同意了议和的提议。
寇准见事不可为,于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议和可以,必须让契丹称臣,并且归还侵占的幽、蓟土地。
如果做不到这些的话,那就和辽国决一死战。
然而赵恒却急于止战,忽略了宋朝的优势。
于是派遣曹利用为使臣和辽国议和,双方战争停息。”
刘彻尽管已经知道事情的始末,但仍旧是气的直拍大腿。
任小天继续说道:“最初赵恒允许曹利用可以用百万白银换取双方的和平。
寇准得知此事后私下找到了曹利用,给他设定了一个上限三十万。
曹利用也是个怂包,直接就答应了宋朝每年向辽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条件。
除了这个之外,辽国和宋朝约定为兄弟之国。
宋朝为兄。辽国为弟。
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划定边境线,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入境。
另外在边境开放互市。
这些基本就是澶渊之盟的大致内容了。
双方签订盟约之后,辽国撤军回国。
双方按照约定一直和平了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