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没办法,上面给到的压力太大了,所以他们只能是简略地大致勘察了一下,然后制定的计划书也非常粗糙。
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他们心里也没底。
跟在丁九身后,张云翔抱着一沓厚厚的资料,跑了几步到丁九身后道:
“丁总工,六个月完工是不可能的,真的。。。。。”
“光前期的规划与设计就有: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
“还有施工准备,需要材料采购准备、轨道、道砟、枕木。。。。。还有轨排组装、道砟铺设。。。。。”
“而且后续还有各种工程:电气化与信号系统联调联试。。。。。”
“何况现在是末世了,所需要的材料、人员都很难解决,别说六个月,我觉得六年都难说能够建完。”
丁九干了这么多年的工程,大大小小的工程加起来别说一百个了,七八十个总是有了。
听到张云翔的这番话后,他表示理解。
“老张,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这条轨道修复并不需要像末世前那样的标准,甚至只需要达到二战的水平就行了,火车能够跑起来就可以。”
“可是。。。。”张云翔依旧纠结道:
“那条K824次列车为空调列车,采用电力驱动。由深圳东站开往信阳站。。。。我们必须要解决电力问题。。。。。”
丁九摆了摆手道:
“不用担心电力问题,等这一次汇报结束后,我就带你去看个东西。”
“你觉得酒泉基地那边,智能移动闸刀还有温室大棚的电力是从哪里来的?”
张云翔闻言一愣,好像他的确没有看到火力发电设备运行。
而且也没有看到太阳能板发电,风力发电也没看到。
如此说来,难道大樟树掌握了新的电力获取方式?
丁九看到他愣神,继续说道:
“至于你刚刚说的那些流程,我都知道了。”
“尽量简化,有些甚至可以同步进行,到时候可以一边修建,你们一边进行详细地勘察调整计划。
咱们大樟树不是末世前的那种作业模式,不需要什么审批流程,一切效率至上,怎么干效率高怎么来。
你们要人我给你们人,需要什么材料都可以满足你们。
总之,待会你们记住我一句话,一定不要说六个月完不成!”
丁九很清楚,如果六个月完不成,那火车轨道还不如不修。
六个月是定死的时间,至于如何完成则是他们的课题,他们要努力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
想到这里,丁九微微叹了口气。
熟悉的工期压迫感又来了,每次上面给到的时间都很紧,每次他都觉得完不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