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带上你这孬种,将来反攻时也只会成为累赘,滚吧!我们也不需要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内一夫也冷眼盯着前田博一,没说话。
前田博一告辞后又迅速骑着战马出了城,返回了明石村。
这一路上,他都开始怀疑起自己儿时所经历过的武士教育。
真正的武士,不应该是扶弱抑强,保护妇孺吗?可为何在那些上层武士们眼中,似乎百姓与畜生没什么分别!
那些上层武士们眼中的荣耀就是杀戮、侵略?他们高贵的身份则来自于欺压弱者?
真正的武士道究竟是什么?
君不君,也不可臣不臣。这里的君也可以指“父”。听起来有点类似于儒家中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意思。
不过儒家士道论讲究: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武士道却将其认为这是掩饰其贪生怕死的心里,扶桑人就将大夏礼记中的“逃之”、“随之”变成了——切腹自尽。
此刻的前田博一就产生了这种想法,他觉得自己既不能忠于追随他的上级大内一夫,也无法保护自己领地内的村民,不如就找个僻静之处,切腹自尽吧!
可自己还没试一试,万一自己能保护得了村民呢?
可保护好了村民,自己一样要切腹自尽,因为自己没有尽到臣子义务,没有执行大内一夫的撤退命令。
但问题又来了,大内一夫和追随他的那群武士们,真的是武士吗?或者他们心中的武士道,究竟是什么狗屁东西?!
追随大内一夫,根本就是愚忠!
他们吃着百姓的纳粮,却将百姓视为贱民!和平时欺压百姓,甚至拿百姓的头用来试刀!战争时又毫不犹豫地抛弃那些百姓!
想到这,前田博一攥紧了拳头!
“死很容易,活着才是最难的!”
“切腹自尽什么的,就留给弱者吧!我就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我要为天下苍生而死!而不是为统治阶级而死!”
此刻,前田博一奔走在海岸线的驰道上,看着远处海岸线上,那浩浩荡荡的大夏水师,心中的想法更为坚定!
“这样的统治者,被大夏毁灭吧!”
返回明石村后,前田博一看到村民们此刻都被绑了起来。
并且一名扶桑武士带着十几名足轻正在挨家挨户的搜刮。
大夏谚语说: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