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危机并未彻底消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整理文物时,顾繁星发现几卷表面覆盖蓝色菌斑的竹简。
当她戴上手套展开竹简时,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
队员们纷纷出现咳嗽、流泪的症状。经检测,这些菌斑释放的孢子带有腐蚀性,不仅会损坏文物,还对人体有害。
顾繁星紧急联系研究所,却发现卫星电话信号再次被干扰。
她和灵九儿只能凭借有限的物资,在营地搭建起简易的无菌实验室。
她们用塑料布和胶带密封帐篷,利用酒精灯和金属网制作高温灭菌装置,尝试在不破坏竹简的前提下清除菌斑。
经过数十次试验,终于找到用低温等离子体消杀的方法,但每处理一片竹简都需要耗费数小时。
与此同时,张晴的同伙仍在暗中活动。
一天深夜,营地的发电机突然起火,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
顾繁星和队员们提着沙土奋力扑救,却发现消防水桶里被人倒入了助燃剂。
混乱中,存放文物修复材料的帐篷也被引燃,珍贵的粘合剂和防护材料付之一炬。
面对重重困境,顾繁星没有退缩。
她带领队员们用熬制糯米浆,混合石灰制作粘合剂。
利用植物纤维特殊处理后替代防护材料。
在修复一件破损的青铜尊时,发现内部竟是古滇国的军事布防图。
就在考古工作进入尾声时,一场罕见的泥石流席卷了营地。
队长组织队员转移文物,自己守护重要的出土文献。
泥石流越来越近,他抱着文献,躲进一处天然石穴。
队员们发现他失踪后,不顾危险折返寻找,终于在泥石流退去后,从石缝中救出了昏迷的队长。
经过这场劫难,考古队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团结。
当最后一批文物安全装箱时,顾繁星望着龙脊山的朝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她知道,与张晴等人的较量虽然告一段落,但守护历史文明的征程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