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

天天看书>祁同伟:学生时代开始签到关系 > 第992章 布局河稷市(第2页)

第992章 布局河稷市(第2页)

没办法,有需求就有市场,太高雅赚不到金钱,只有高雅下包裹着低俗,才是捞金的杀手锏。

很快,茶艺师便端来茶具茶叶。

一通眼花缭乱的泡茶技艺展现,眨眼间,一壶热腾腾的茶水便放在了两人面前。

祁同伟拿过茶壶,给高远倒上,看都没看茶艺师,“这里不用你们了,你们下去吧。”

两位茶艺师对视一眼,心有不甘,放下手中的动作,轻声离开。

高远举起茶杯,“同伟,上次的事,多亏了你,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祁同伟拿起茶杯和对方不伦不类的碰了一杯,“说这些就客气了,都是为人民服务,谈感谢就生疏了。”

“对对对。”高远满脸的钦佩。

要是别人跟他说这些话,他心里只会厌恶,觉得这人只是个喊口号的,但是祁同伟说这话,他却觉得十分真诚。

因为人家就是这么做的。

不说随口一个主意,给多少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光说他求上门,人家能想都没想就拿出一大笔钱,就能看出其做派。

高远见惯了那些官话连篇,却一毛不拔的人,再看祁同伟,感觉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放下茶杯,祁同伟询问河稷市的救灾情况。

前往欧洲考察时,祁同伟给高远挂过电话,不过那时候一个忙着筹集款项,一个忙着招商引资,所以在这件事上也只了解了个大概。

高远说募捐在省委几位领导的支持下,进行的很顺利,虽然离最终目标差了点,但总体成绩还算不错,目前河稷市老百姓的生活也已经基本回归正轨。

“那就好。”祁同伟点点头,“这是一次教训啊,经此一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河稷市的不足。

产业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靠天吃饭。

一旦遇到什么天灾人祸,老百姓就束手无策了,一年都白干。”

高远感慨道:“是啊,可也没什么好办法,河稷市主平原,是汉江主要粮仓,农田是基本红线,不可能像其他市县去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只能在第一产业上下功夫,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要是没什么好政策,过些年,河稷市的经济一定会吊车尾。”

祁同伟深以为然。

河稷市之所以能有今天汉江全省经济第五的好成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