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

天天看书>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1046章 民生凋敝·竭泽露根(第2页)

第1046章 民生凋敝·竭泽露根(第2页)

难不成还有人觉得这样的优待还不够?

那就不行了,免除赋税和徭役就已经够好的了,不可能再给什么优待了。

所以,凤阳这个地方还能怎么样?

他作为太祖皇帝,作为开国皇帝,已经下达了这样的旨意,难不成后世的大明皇帝还能再转脸给凤阳的百姓们把赋税和徭役都再加回来?

那不是有毛病吗?

而且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说大明的财政已经严峻到了那个地步,那仅仅给凤阳一个县恢复徭役和赋税,又能顶什么用?

要是他是当时的皇帝,就算依旧给其他地方增加赋税徭役,也不会恢复凤阳的赋税徭役——一个县而已,再怎么恢复和增加,也基本上没多少作用;倒不如让凤阳依旧免除赋税和徭役,还能彰显一下龙兴之地的重大意义,算是他们老朱家不忘乡谊、不忘根本的一个证明。

……怎么,总不能是后来真的有大明皇帝脑子发疯把凤阳的赋税徭役又给加了回来了吧?

还是说,是这些地方的那些个太监狐假虎威,胡作非为,为祸乡里?

或者,是那些地方官员仗着朝廷和皇帝对这个地方的特殊待遇,私自把免除的赋税和徭役又给加了回来,然后全都进了自己的口袋吧?

相比于皇帝脑子发疯,连这种一个县的赋税徭役都不愿意放过,朱元璋还是更愿意相信后两种可能——太监能有几个好的?敛财不正是太监的拿手好戏么!而地方官员……又能有几个好的?这些贪官污吏,他都下了如此狠手杀了,依旧杀不干净,他们一个个不就是想要捞钱么!

【但是事实上呢,当地百姓完全是生不如死,“以一日一家而当七役,仍且不免于鞭朴”,即便承担繁重的徭役,依旧逃不了鞭打,农人们辛苦劳作一年,稍微有点粮食,差役们就会飞快前来……】

【“一不与则系累其颈,再不与则倒悬其躯,三不与而妻子者移易于他室。民即呼九天,而堂上万里,岂能闻此莫愬之小东乎?”】

【系累其颈,就是枷锁拘禁,常见于催逼军饷的时候;妻子移易于他室,就是家产充公、妻儿没为官奴。】

【崇祯四年十一月,当时的南京礼部右侍郎就曾经在奉命祭拜凤阳皇陵之后写奏折上报朝廷,其中描述了关于凤阳的悲惨境况:“土地多荒,庐舍寥落”,一派萧条荒败的景象,万物萧条,民生凋敝。】

【当地的百姓们一旦遭遇水灾旱灾,就会直接抛下这边的土地家业,带着妻子儿女,到其他地方到处乞讨求活。而当地的人口虽然少了,但是户口却并没有随之更新;一旦遭遇征收赋税的时候,催征的人就什么也不顾,根本不在乎当地民生。】

【这样一来,更多的人选择抛家舍业逃离,于是所欠的赋税越积越多,人就越跑越少……最终,土地渐渐全部荒废……】

【“祖宗汤沐之乡,乃有竭泽露根之象”……“今天下赋重政苛,民穷财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