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头,回到了二层,一头钻进了书房。
好在这里有纸笔,徐谨言给钢笔灌上了不喜欢用的黑色墨水。
开始写起了纸牌屋。
对于跟女王承诺的国王的演讲,不需要着急。
这本书他打算慢慢写。
尤其是前阵子写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很多资料他只是大概过了一眼,没有太深入的研究。
轮到国王的演讲,他就得更精打细磨一些才行。
因为在告辞了女王后,他还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关于爵级大十字勋章GBE的信息。
这才发现,原来这可是英国最顶级的帝国勋章,而且还是限量的,只有一百枚。
也就是说,上一个授勋者没有嘎巴一下挂了的话,是不会有新的授勋者诞生的。
次级的爵级司令勋章同样限量,不过数量就多一些,限856位。
再次一级的,是司令勋章,虽然也一样限量,可数量就多了去了,有8960位。
也就是说,女王给出的条件是极有诚意的。
尤其徐谨言还是一位非英国国籍的人士,能够得到这枚勋章的含金量,只会更高。
可惜的是,因为徐谨言是非英国国籍人士,即便获得了这枚GBE勋章,也没办法冠以爵士或者SirDame的名头。
而纸牌屋就简单的多。
虽然纸牌屋的故事背景是21世纪,可其实故事的内核,放在眼下可以,而且是极为精彩的。
只需要对剧情超出这个时代的一些道具,比如手机、电脑还有黑客的情节进行合理的调整就可以了。
唯一麻烦的问题是,冯先生这个角色要怎么改。
毕竟,21世纪华夏已经崛起,成为了世界不可忽视的一极。
但在80年。。。嗯,马上就要81年的眼下,冯先生和背后的华夏,可是没有这个能量的。
在徐谨言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冯先生这个角色改成了小本子。
前文多次提过,因为米国这几年深陷经济危机和大滞涨之中,小本子反而异军突起,成为了全球GDP第二的发达国家。
首先是白色家电和汽车产品大量涌入北美,对本土的品牌、产品和经济造成了冲击。
引起了米国大量底层制造业蓝领阶层的失业,再加上小本子号称买下米国的口号,引发了米国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后来在白宫的草坪上打砸日货的行为,也反映了这一点。
虽然80年这种情绪还没有蔓延开,只有一些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