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财富与实力,要慷慨捐输,并有显着的商业成就。
这条林向安已然符合。
其二是政治地位。
林向安是举人,又手握“督办两浙粮盐事宜”的敕书,虽未广为人知,却已稳稳符合。
若是众人知晓他手里的敕书,来找他的人都得排长队。
其三是个人威望与能力。
京城动乱中,他力挽狂澜,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本事,还让浙江会馆赢得“义冠东南”的匾额,威望自然不必多说。
理事们的核心工作是协调与奉献。
林向安虽然年纪轻,但带来的影响力远超旁人。
没有任何理由拒之门外。
甚至不排除有人会推举他担任“首席理事”之类的荣誉职位。
好让这位“未来之星”牢牢与会馆绑在一起。
“林相公,不瞒你说,你只需静待时机。
会馆的老董事们不傻,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
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将你绑定在会馆这艘大船上。”
王管事语气笃定,说这话时,眼神里还透出一丝期盼。
见状,林向安只是淡淡一笑:“多谢王管事相告。”
“林相公,你搬走后,好多人都来打听你。”王管事笑着道,“我记得你的叮嘱,没敢告诉众人。”
“还得麻烦管事继续保密,我想清净些。”
林向安语气温和。
如今风头太盛,若再在人前显露,反倒成了祸端,还是低调为上。
“我明白,不过若是馆长或董事问起,要不要告知?”
林向安点点头:“他们问起便说无妨。”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近况,林向安这才把王管事送走。
只是王管事的一番话,却给林向安提了一个醒。
原本他以为自己所做的事,对会馆有影响,但万万没想到这么大。
仔细一想,他手中的敕令和新皇的口谕若真传了出去,就算有先前的功绩护身,也难免成为众矢之的。
还是得小心隐藏。
若是被邀请了,这两张底牌,可让林向安处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完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