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内忧未平,外患方炽,如今骤然开设新政,是否会掀起更大风波?
然而他终究未敢出声。
因为他知道,天子心意已决,谁敢阻拦?
……
萧宁见群臣震动,神色冷峻,朗声道:
“尔等或心存疑虑,以为此举过于仓促。”
“但朕要告诉你们——朕已筹谋多年,纲目二十一卷,策题六百余,皆有次第,不是虚谈!”
“朕要的,不是纸上空言,而是实实在在的铁与火,器与械!”
“此乃国之利器,此乃民之福泽!谁敢阻我,便是与天下为敌!”
言罢,他衣袖一拂,目光如剑。
群臣齐齐低头,再无人敢出声。
他们已然明白:
这位年轻天子,铁心要行此事!
……
政令很快拟出,随即颁布天下。
鼓声三震,金銮殿外,黄榜高悬,御史大夫亲自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览古今,知百工之艺,皆国之根本。然世所重者,不过章句之学,轻器用之道。是以技艺埋没,巧匠不彰,国用之力未展。
今特设‘格物监’,直隶中枢,以广求天下奇士异能。凡有器术之思、机巧之技,不问出身,不问门第,皆可上书自荐,或由官府举荐。
格物监所需费用,户部专支,不得稽缓。其监中人才,皆由朕亲任,不归诸部节制。
钦此!”
……
政令一出,京城轰动!
朝堂之外,士林震骇,坊间传言如潮。
“格物监?竟是新设的衙门,专管器物之学!”
“圣上竟言,不问门第,不论贵贱?岂非市井匠人也可受官养?”
“若真如此,岂不是与士大夫平起平坐?”
一时间,京城的士子们或愕然,或嗤笑,或沉默不语。
他们向来以诗书为尊,如今竟要与匠人共列?心头自然难以接受。
但也有寒门学子,闻言心潮澎湃,面色涨红。
他们或许家贫无力,诗书不通,却在木工、铁艺上颇有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