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北此时无奈且惋惜的心境,就是八九十年代,科研技术人员的心理缩影。
那时候龙国讲究“奉献”、“艰苦”、“无私”。
好似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才是高尚、值得推崇的。
要是带着“利益心”去搞科研,就会被解读成有目的性、没有奉献精神、吃不了苦。
然而,科研人员也是人啊。
是人就要生活,就要娶妻生子,就有追求美好的向往。
没有足够经济支持,只要求人家去奉献、艰苦、无私,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在70年代末,改开之后。
龙国大量的科研人才,迫于生活,辞去原有的工作,远走海外。
到了海外之后,那些大公司,给予科研技术人员的工资,是龙国的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
他们在海外一年的薪资,都超过了过去在龙国的十几年。。。。。。
事实上,西方的那些大型公司,核心研发成员,有大批龙国走出去的人。
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吸引着。
人才外流,成了迫在眉睫的残酷现实。
这些人才,本该是属于我们的,是我们追赶西方的中坚力量。
可如今,却成了西方,将我们差距越拉越大的力量。
他们到了海外,不仅拿着高昂的薪资,还有着很高的地位,备受尊重。
可在龙国,就像耳关相心的柳专治,对科研室的态度一样。
不仅克扣科研室的经费,还把他们说成,“出不了成果”、“被公司养着吃白饭”的人。
没有高昂的回报、没有尊重、甚至生活都不如营销人员的生活好。
这让他们怎么选?
能怪他们不奉献、不无私、不艰苦嘛?
身为科研室的一把手,耳关相心的技术总工程师,倪光北对科研室的同志们,处境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