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祥挺直腰杆,“陛下,臣计算过了,只要您削减了每年额外贴补几处军营的费用,便修的起。至于人力,除了这次征兵,朝廷许久没有大规模征兵过,在沿途的家家户户里选个男丁充作徭役即可。”
听他说完,众人表情俱是有些微妙。
他们的这位天子,那是宁可牺牲自己的享乐花费,也要贴补给军营将士的人,让陛下削减这项花费,根本不可能。
天佑帝坐直身子,“几处军营乃我大盛安邦定国之根本,怎可轻易削减用度?”
朝臣秒懂天佑帝的态度。
是以,立刻有人道,“国库不盈,那便就将银钱用在刀刃上,往南修永和江一事可以暂缓,毕竟需要那么多银子,万一遇到点其他情况,朝廷没有银子可什么都办不了。”
“对啊,还是稳扎稳打些才好。”
严祥:“百姓更是国之根本,陛下体恤将士们的同时,也该为百姓着想,总不能让沿永和江地界的百姓们丰衣足食,却让南边山民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他们也得吃米吃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佑帝仔细打量严祥的神色。
除了一心为民请命,还真瞧不出半点端倪。
在他未开口之前,又有几个大臣附和道,“陛下,太子在北地一战,令北雍闻风丧胆,两国签订了十年互不进犯的盟约,北地的军费可以适当减少一些。”
“陛下,臣还有一计。”
“陛下既然担忧国库经费,那不若就从民间筹集?比如嘉安府,这些年越发繁荣,嘉安府的商人将南边的东西用船运到永和码头,再走大路送到了盛都,一个个挣得盆满钵满,即便是回城,也要买些盛都的东西沿途边走边卖。。。。。。
这些个商户有银子,将永和江往南修,更是拓宽了他们的商路,就当是提前入资了。”
天佑帝:“。。。。。。”
无本的买卖嘛?
该说不说,户部尚书这招还挺厉害的。
但,修永和江干系重大。
虽来往便利了,也意味着南边一旦有外族入侵,亦或是谁生了不臣之心,天然的群山屏障就没了。
他将目光落在了孙曦身上。
孙曦避开他的视线,悄悄翻了个白眼。
一天天的,就知道让他干活,送果干却只送那么点,够谁吃的?
等众人吵得不可开交了,他才慢悠悠站出来道,“臣以为,大盛如今太平昌荣,有些为民请命的好策的确可以拿出来,但毕竟事关国本,还需从长再议,陛下可以考虑考虑。”
此言一出,众人便道,“是极是极,还是首辅大人稳妥。”
如此重大的决策,本就要深思熟虑多方商榷才是。
天佑帝皱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