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光明正大的挣钱!
这钱都不用藏着,就能堂堂正正的花出去。
这就是妥妥的金山银啊!
谁不眼馋!?
所以,原本只打算先弄个几千斤先去试一试的世家们,当下就忍不住了。
加码、翻倍!
最少的一家都是至少先来个八万斤!
最多的一家是拿下了洛阳周边的世家,起步第一单就是十五万斤!
这量,可一点都不小了。
毕竟李承乾的工坊早有规矩在先,那可是要正儿八经的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的。
但……还不等没抢到售卖权的世家们看到其他人卖不出去或者挤压在仓库,最后手头没钱着急上火的戏码呢。
离长安城最近的洛阳,第一批十五万斤细盐,居然两天时间就卖完了!
好家伙!
要知道,这可是卖的五贯一斤的价格啊!
抛除路上的损耗、开销,一斤至少就有三贯以上的利润。
十五万斤,仅仅只是两天时间,就换来了得有四十五万贯的利润。
可以说,仅仅两天,不仅采买细盐的钱挣回来了,甚至连拍卖会上一次性付清的押金,都已经彻底挣回来了。
而这,才第一批!
眼见着洛阳这边一次性暴富了,其他人无论是手里有没有细盐售卖权的,都忍不住了。
已经售卖权的,那是直接加快了组建商队和护卫队的速度,并且直接提升了原本的俸禄,就一个目的,赶紧让自己采买的细盐上路。
早一天上路,就早一天变成现钱。
甚至有鸡贼的,知道自己一斤有十文钱是要给到当地府衙的。
他们甚至早早的就联系好了当地府衙,让对方派人来帮着押送。
毕竟细盐早一天押送到地方开卖,当地府衙便早一天拿到他们应得的税金不是?
这还是已经拿到售卖权的。
那些之前在拍卖会上就因为财力不足或者胆气不够的原因而最终没能把售卖权弄到手的世家,眼见着别人金山银海大大方方的往家里搬,他们就更加的眼馋了。
后悔不后悔的,这会说起来已经没什么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