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那封,请求成立“新式武器研发司”,研究“火药”的奏疏,如同在他那本已沸腾的长安城里,又浇上了一勺滚油。
这一次,就连之前,已经对太子“新政”,见怪不怪的朝臣们,也都被这石破天惊的构想,给彻底惊呆了。
开山裂石?
焚城灭国?
领先世界五百年?
这……这位太子殿下,是不是因为,最近太过顺风顺水,而开始说胡话了?
朝堂之上,再次吵成了一锅粥。
以房玄龄为首的“稳健派”,皆是忧心忡忡。他们上奏恳请陛下三思。认为此等威力莫测的“凶物”,一旦失控,恐非国家之福。
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虽然他内心,巴不得太子,搞出点乱子),则在表面上,痛心疾首地,弹劾太子“不思圣人教化,专研此等杀伐之器,有违储君仁德之风”。
只有“武将集团”,在听到“焚城灭国”这四个字时,一个个两眼放光,如同饿狼,看到了肥肉,纷纷上奏,表示“不明觉厉,但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可以一试”。
而最终的裁决者,李世民,则在甘露殿,对着那份奏疏,整整看了一夜。
他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挣扎。
理智告诉他,此事太过荒唐,太过危险。
但那属于帝王的,对“绝对力量”的渴望,和,对儿子那“神鬼莫测”才能的,一丝挥之不去的“期盼”,却又像魔鬼一样,在他的耳边低语。
最终,在第二日的朝堂上,李世民力排众议,下达了一道,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旨意。
——“准奏。然,朕只给你格物院,三个月的时间,和一千贯的经费。三月之后,若不能让朕看到,那所谓的‘开山裂石’之威。‘新式武器研发司’,便即刻裁撤!太子承乾,亦当为此等‘虚耗国帑,哗众取宠’之举,向天下谢罪!”
这又是一次,典型的“李氏父子”的博弈。
李世民,没有完全堵死儿子的路。
但他也给儿子,设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军令状”!
三个月,一千贯。
去,研究一个足以“焚城灭国”的神器?
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天方夜谭。
然而,李承乾在接到这道旨意时,却只是叩首谢恩。
仿佛,这在他眼中,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