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初始投入40亿美元作为保证金,使用5倍杠杆建立多头头寸,做多纳斯达克期指,另预留10亿美元作为风险备用金。”
“我们是在1999年4月纳斯达克指数约2500点左右的时候陆续开始建仓的,于2000年1-3月纳指超过4000点后陆续平仓,3月最后几天的平仓点位甚至达到了5000点左右。”
“扣除所有手续费、杠杆融资费用和团队成员奖金后,这部分投资实现净利润115亿美元,加上40亿保证金、10亿备用金,收回资金总计165亿美元。”
董事局秘书处主任章程运惊叹道:“也就是说,我们投入50亿美元本金做多纳斯达克期指,获得了115亿美元的利润?”
史密斯在视频那头补充道:“是的,章主任。关键在于我们建仓的点位足够低,并且成功在泡沫顶峰区域完成了逃顶,这几乎是教科书级的完美操作。”
全鸿飞总结道:“综合两部分的投资,我们初始投入美国市场的总本金为150亿美元。此次操作,总共获利350亿美元。目前,本金加利润合计500亿美元的资金,已全部安全撤离美国市场,分散存放在我们的离岸基金账户和香港各大银行账户,以及我们合作的几家国际顶级投行的平台账户中,分散风险,并随时可以进行下一次操作。”
陆家贵微微颔首,这个数字与他之前的预估相差无几。
他环视一圈,看到众人脸上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敬佩,沉声道:“辛苦大家了,这一次成功的投资,离不开各位的精准执行和专业判断。老规矩,参与此次行动的团队,奖金按既定标准发放。全鸿飞、史密斯,你们负责拟定名单和金额,报给总部核准后执行。”
“谢谢陆主席!”全鸿飞和史密斯代表其身后的基金操作团队成员纷纷道谢,声音充满了干劲。
为陆家贵做事,最大的好处就是从来不会在奖励上含糊。尽管他们一般都是听从陆家贵的命令行事,赚这么多钱主要也是陆家贵的战略性判断更值钱。但陆家贵却从来没有独占所有利润,很是分了不少奖金出来。
这也是迄今为止,无论集团内部还是分公司,或者陆氏对冲基金的操盘手,都没有人背叛陆家贵的原因。
跟着他的战略指示进行操作,不仅稳赚不赔,而且赚得够多,他给的奖金也够多。
跳槽去其他投行或基金,或许提成比例会高一些,但敢保证有金融之神陆家贵这样动辄一波操作赚几百亿美元、每个人光奖金就能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吗?
想屁吃。
能跟着陆家贵,无论提成比例多低,都是稳赚不赔的事情,奖金大笔大笔的领,而且几乎不用承担业绩压力,因为只要听老板的话,按陆主席的指示操作就行了,心理压力没其他投行和基金那么大。
就在陆氏集团内部为150亿美元变500亿美元的惊天利润欢欣鼓舞的同时,外界关于陆氏集团在此次互联网泡沫中操作的猜测和分析,也开始甚嚣尘上。
尽管陆氏集团的操作分散且隐蔽,但高达几百亿美元级别的资金进出,不可能完全避开所有目光。
一些顶级的国际银行、大型投行、对冲基金、金融情报机构以及密切监控全球资本流动的媒体,还是通过拼凑各种信息——包括部分银行的大额资金流水、交易所的大宗交易记录、以及某些被监控陆氏基金账户的动向——大致推测出了陆氏金融对冲基金的惊人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