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的亲笔求援信,几乎同时送到了熊廷弼与卢象升的手中。
信纸之上,袁崇焕的字迹略显仓促,详细描述了蒙古大军如何诡异地绕开正面防线。
以武神者勒蔑为锋,日夜猛攻不休,宣府镇城墙破损严重,兵力捉襟见肘,已是岌岌可危。
字里行间,充满了焦灼与恳切,请求二位总督看在同袍之谊、国家安危的份上,火速发兵来援。
“宣府若破,九边链断,京师危矣。”
熊廷弼拍案而起,面色凝重如铁。
他虽与袁崇焕在战略上时有分歧,但深知大局为重。
“袁元素非虚言求救之人,看来形势确实万分危急。”
“只是……蒙古主力明明正与我等对峙,何以突然能突破宣府镇,其中是否有诈?”
熊廷弼乃是久经沙场的宿将,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
但宣府的重要性压倒了一切疑虑。
若因迟疑而致宣府陷落,他们万死难辞其咎。
“无论如何,不能不救。”
熊廷弼断然道。
“然此处防线亦不可松懈,蒙古主力动向不明,需防其调虎离山。”
“只得率一部精锐疾驰往援,大军主力及诸位武神仍留守本镇,严阵以待。”
熊廷弼想到这里,随即抽点兵马,准备前往宣府镇。
与此同时。
一封封加急书信随即发向戚继光的明军主力。
这一次救援。
熊廷弼抽选五千关宁铁骑,卢象升则亲率五千天雄军精锐。
皆是麾下精锐。
只需要他们去后拖延一段时间,待到戚继光的援军,便足够了。
两人毫不耽搁。
如同两股钢铁洪流,分别从不同方向,撕破夜色,共同直奔宣府镇而去。
他们救友心切,救国心切,却不知已一步步踏入了铁木真精心编织的死亡罗网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