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得失,全线压上……甚至不惜让博尔忽这等大将去做劫掠粮草的游击之事……”
戚继光喃喃自语,目光如同鹰隼般细细扫视着沙盘上敌我态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试图从那些红色的箭头中找出那条隐藏的逻辑线。
“铁木真……你究竟意欲何为?”
这种全面开花的打法,看似凶猛无比,气势磅礴,实则违背了兵家“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的常理。
蒙古铁骑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和野战能力。
对于攻坚拔寨,尤其是明军经营了数十年的坚城雄关,向来是能避则避,或以计取,鲜有硬碰。
如今这般,几乎是在用蒙古勇士最宝贵的生命去填塞那些深沟高墙,即便能凭借一时的悍勇给明军造成巨大压力和伤亡,但其自身的损耗必然惊人至极。
这根本不像是寻求战略决战的打法,反倒像是一场……一场声势浩大到不惜血本的佯攻?
可佯攻的目的是什么?
付出整个草原青壮如此巨大的伤亡代价,仅仅是为了牵制住明朝九边的主力,趁机拿下宣府镇?
宣府镇固然是九边重镇,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它的价值,真的值得铁木真压上整个蒙古大军进行这样一场看似豪赌,实则性价比极低的战役吗?
或许他固然可以打破宣府镇,但蒙古大军的损失却绝不会少。
以铁木真深谋远虑的个性,绝不会行此看似刚猛、实则鲁莽之事。
必然有更深层的目的,隐藏在这片震天的喊杀声之后。
戚继光眉宇间的凝重久久并未散去。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疑虑暂时压下,转身对身旁一位一直沉默如山的亲卫将领低声道:
“去,请郭靖郭大侠过来一趟,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是!”
亲卫将领领命,快步出帐。
不多时,帐帘再次掀起,一个身影沉稳如山的少年大步走入。
他目光澄澈而坚定,周身气息凝练厚重,虽未刻意散发任何威势,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令人心折的宗师气度。
正是如今在戚继光军中效力的郭靖。
“戚元帅。”
郭靖抱拳行礼,声音洪亮沉稳,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