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雯今年二十岁,从大陆来香江已经两年多了。
十八岁那年,她怀着满腔热血从湖省一个小县城来到这座繁华都市,想要在娱乐圈闯出一片天地。
家里为了支持她的梦想,几乎倾尽了所有积蓄。
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母亲在纺织厂工作,父亲是个小学老师,两个人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加上东拼西凑借来的,总共给了她八万块钱。
在湖省的时候,尤美雯算是小有名气。
高中时期就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演出,还拿过市里的歌唱比赛二等奖。
周围的人都说她有天赋,应该去大城市发展。
她自己也这么想,觉得只要努力,总会有出头的机会。
刚到香江的时候,一切都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语言是第一道关卡。
虽然她在学校学过一些粤语,但日常交流还是磕磕绊绊。
很多时候,一张嘴别人就知道她是外地人,那种眼神让她很不舒服。
住房更是个大问题。
八万块钱在香江根本撑不了多久,她只能租住在深水埗的一个十平米隔间房里,月租四千五百港币。
房间小得连转身都困难,但这已经是她能负担得起的最好选择了。
最初的几个月,她四处投简历、试镜,但几乎没有什么结果。
香江的娱乐圈竞争激烈,像她这样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内地女孩,想要获得机会实在太难。
直到半年后,她才通过一个小经纪公司的介绍,签约了镜像影业。
合同条件很一般,底薪三千港币,出演角色的时候才有额外收入。
但对当时已经快要弹尽粮绝的尤美雯来说,这已经是救命稻草了。
签约镜像影业后,她接到的都是一些龙套角色。
路人甲、服务员、学生,台词最多的一次也就三四句话。
但她从来不挑,有什么演什么,每次都认真对待。
其他艺人经常抱怨剧本不好、角色太小,尤美雯从来不会。
她知道自己的处境,能有戏演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提高自己的演技,她把每个月工资的一半都拿去上表演课。
香江的表演培训费用不便宜,但她咬着牙坚持。
周末的时候,她还会去看话剧、电影,学习别人的表演技巧。
两年多下来,她的粤语依旧说得不够流利,但演技确实有了明显进步。
只可惜,好的角色轮不到她,她也只能继续演那些可有可无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