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岁万万岁!”
“爱卿们平身!”
朱元璋连脸上带语气里,都透着与平日里不同的笑意,还有些许的慈祥。
文武百官几时见过这样慈眉善目的皇帝陛下,心里明白,一定是多亏了皇太孙在场,陛下想当一位慈祥的祖父,这才在年关这个重要的场合,还能对着大家笑脸相迎,这可真是——走大运了!
年关除了户部与各部汇总账目以外,吏部还要公布今年官员的评级情况,在陛下面前表功,必须要一语带过。
但陛下如果问哪个官员的大过,那必然就涉及到重大贪腐案或是未处理好的灾情民情,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挨骂都是轻的,有运气不好的按察使或是有过官员遭受弹劾时,朝中有人帮着说过话,都可能会遭殃。
刑部则有冤案与大案翻供翻案,同样也会被问责。
于是,每年最后上朝的这一天,不论是参加朝议的官员,还是没来参加的官员,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生怕天子一怒,伏尸过万。
今日,难得陛下心情这么好,他们至少不会担心被责骂被连累。
“行了,一个个的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咱知道你们这一年辛苦了,无论是户部、吏部还是刑部,今年犯了不少的错……”
尽管朱元璋脸上保持着微笑,但底下被点名的三部官员,已经麻利地跪倒了一片。
朱雄英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原来爷爷上朝的时候这么威武。】
“……”
朱元璋一下子不知道该向谁去喊冤。
咱往年是挺威武的,可今天这三部官员这么害怕,还不是乖孙你揭露出来的郭桓案、通倭案还有正在松江府进行的土改彻查旧案闹出来的吗?
“行了,你们别跪着,都给咱起来回话,今年为了拨乱反正,出了不少的事,与你们各部确实脱不了关系,但你们要是有错有罪,咱早就让人去抄家了。”
陛下恢复了往日的做派,不再表现得笑里藏刀。
反倒令三部官员们松了一口气,不紧不慢的按照官位大小,逐一起身。
“你们三部,先从哪个部门开始跟咱禀报这一年的差事,办得如此了?”
所有官员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户部尚书徐铎的身上。
倒不是徐铎本事大,得圣上青眼相看,实在是,今年户部的账目,由于陛下从内库走账走得太多,居然没有居空。
必须先给陛下报个喜,让陛下开心开心,吏部和刑部,才好接着说话。
其实如此有得选的话,他们更希望工部的薛尚书先开口,那么陛下会更高兴。
“陛下,臣先来吧。”
徐铎虽然能力不够出色,但却不是一个怕事的人。
他将早就准备好的户部总账册拿出,朱元璋令人拿到眼前,随手翻了翻,就放到朱雄英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