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扭头看向依旧在思考的朱雄英。
“乖孙,你对你爹提出来的意见,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提前告知这件事,就是想让乖孙体验一把当皇帝与朝臣议事时的刺激感,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想看看乖孙的应变能力,让乖孙大胆一些,不要把冒出来的想法,先在脑子里多过几遍,再告诉他。
因为乖孙提出来的意见,哪怕有些细节不合适,他可以自行改动,怕就怕乖孙当上皇太孙后,像昨日提醒他,不要天天板着脸,以免吓坏朝臣似的,年岁越长,说话越弯弯绕绕。
爷孙俩互相明白彼此之间的想法,但文武百官不清楚。
听到朱元璋的话,满朝愕然,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了。
陛下这是对太子殿下的意见满意还是不满意?
都议到这个进度了,却突然要问皇太孙的意见?
皇太孙要是不同意的话,难道陛下就真的要收回成命?
陛下这是有了皇太孙,不要皇太子了?
文武百官朝着太子看去,却见太子殿下同样一脸期待地盯着玉阶之上,但却不是在看陛下,而是在看皇太孙。
这让他们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怎么回事,今日早朝真正的决策人,不是陛下,难道还能是皇太孙吗?
“黄册该立。”
朱雄英在理清头绪后,不紧不慢地开口。
“税目还是太杂了。”
黄册是以人口与田地为主的。
但官绅不在其列。
尤其是黄册登记的最终解释权,掌握在里长手里,目前来看,三代人里面不会出现问题。
在爷爷和爹爹的强压下,弄虚作假,偷税漏税的少,可之后呢。
朱雄英可不想自己以后还想为税法的事情烦忧,想改革的时候,被“祖制”这种话柄卡脖子。
【爷爷,爹爹,利用登记黄册时清丈土地,上承唐代两税法,再加上赋税折算现银的现有制度,直接施行一条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