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卫和杰西坐着火车来到春城这边时,都已经11月23号了,距离青山集团的千里传呼机门店开业,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月。
春城这边的天气也更冷了,一下火车的时候,大卫都感觉自己一下子变得年轻了很多,被冻成了孙子。
可当他听到春城这边过来接站的调查人员说出的消息后,大卫甚至都顾不得寒冷了,心里只剩下狗操一般的感觉。
春城这边传呼门店每天的销售额由原本的十几台,现在已经涨到了三四十台,而且,还有一种在缓慢上涨的态势。
更重要的是,听说沪城,还有京城那边的门店也要开业了,应该就是这几天的事。
听到这个消息,大卫简直恨不得狠狠的喷这两个接待人员一顿。
这个消息为啥不早说呀?早知道的话,他也不用从京城费劲巴拉的赶到这里挨冻呀。
不过,他还是把这种情绪压了下来,问起了他最在意的正事。
“那,最近来购买传呼机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群?”
这两个调查人员都是没事守在传呼机门店外统计的,表现得非常专业。
“最近这几天,前来购买的,有大约40%,还是步行街商业区这一片的商户,也包括商场那边的商户。”
“至于其余的60%的人群,大概有一半都是年轻人,年纪20出头的那种,看起来像是什么厂高层子弟,男女都有,比例还都差不多。”
“还有另外一半,应该都是一些经济不错的家庭购买,因为很多前来购买的人群都是一家人一起过来,家里大小人商量着,很高兴的把东西买走。”
“而且,根据这几天统计下来的情况来看,后两者,也就是年轻人与个人家庭的购买比例,还在逐渐上升。”
“同时偶尔还会有外地人过来购买,而且一次都买几台,只是这些天天冷了,外地购买用户就少了一些。”
“嘶。。。。。。。”
听到这么个统计结果,大卫有些惊异地看了一眼旁边的杰西。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的话,那当前的这个传呼机销售购买现象,恐怕还真跟杰西分析的差不多了。
如果只是附近的商户购买,那大卫并没有什么意外的。
因为这些人在青山商业区做生意,不管是为了讨好青山集团,或者是为了个人方便,再加上当前能在这里做生意的都是手上有些资金累积的。
他们能在这里购买传呼机,算是一种很正常的趋势。
可是后两者,尤其是年轻人与个人家庭都能接受价格如此高昂的电子产品,且购买比例还在上升,这就着实有些出乎大卫的意料了。
这也就意味着,面对着这种价格远超当前消费水平的电子产品,出于某种原因,但是这些中低层阶级的人们和家庭,还是能够接受的。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是有些低估了当前的市场环境,包括一些个人家庭的经济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