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上围满了不少人,这次没有雇人,所以包括赵勤在内,都得亲自动手,
已经提前安排了数艘小船,赵勤家里的小船也被阿晨开了过来,
此刻,大家正在往小船上匀鱼苗,
千万鱼苗,不可能像在河里放生那样,直接就近倒下,如果真那样的话,短期内肯定会吸引大批掠食性鱼类,放生下去就得完,
赵勤的小船装了两百万尾鱼苗,他便让阿晨开船,
整个放生过程,并没有什么可说的,
因为这批鱼苗,早在半个月前就订购了,出货单位已经提前采样了本地的水质,对温度和盐度都有了充分的了解,
等于说这批鱼苗,早在半月前,就已经在逐步适应本地的水质。
下午四点他的船先回来,省台的记者很精明,早就认出了他,所以这会让人拿着摄像机,她就快跑到赵勤面前,“能采访您一下吗?”
“您还是采访叶会长他们吧。”
“赵总,给个面子嘛。”记者居然撒起了娇,当记者要出镜的,跟电台主持可不一样,
所以大部分出镜的记者对形象都有要求,眼前这位不仅长相不差,身材更是没得说,
赵勤想着,这要再戴一副眼镜,有点反差,就更完美了。
老叶也凑了过来,“阿勤,简单的说两句。”
他苦笑看着老叶,“叶叔,你看我现在这一身,多不礼貌。”
“这才真实嘛。”
推辞不掉,赵勤只得配合,“你问吧,先声明,我最多回答两个问题。”
记者笑着点头,随即问道,“赵勤,你觉得这样的放生有意义吗?”
“当然有,我是协会成员,同样也是渔民,这片海养活了太多人,她就像一个伟大的母亲一样,但我们不可能一味的索取,
总得有所行动,保证可持续发展,
当然,我不赞成私自放生,一方面放生的人不了解该放生的品种,万一投入外来物种,可能是对生态的重创,
其次,海水放生与淡水区别很大,水温、盐度都影响着鱼苗的存活,盲目放生几乎不可能有存活率。”
记者又问道,“那您会一直坚持这么做吗?”
“我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坚持。”
说两个问题就两个,赵勤借口有事,先离开了。
等到所有船只回来,本次的放生会就算是圆满结束,记者被赵勤村里的人接走了,嗯,带他们体验一下村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