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

天天看书>我自九天来 > 第797章 飞鸿踏雪泥(六十五)(第1页)

第797章 飞鸿踏雪泥(六十五)(第1页)

丹田开裂,就像是积攒许久的便秘,一股脑儿冲了出来。

李桃歌只好用意念去压,用体魄去吸纳,传来的痛楚,竟和闯玲珑阵时有的一拼。

忍不住出声低吼,五官逐渐狰狞。

鼓捣出来的动静,很快引来几道身影。

正中一人,乃是玉皇殿大掌教左太星,生的魁梧壮硕,络腮胡根根倒立,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在师兄弟五人中脾气最暴,骂人最凶,若不是披了身道袍,以为是宰羊杀牛的屠户。

左太星草莽出身,祖上数八代都是吃绿林这碗饭,专干杀富济贫的勾当,年幼时抢了几本道门典籍,闲来无事时细细品读,竟在里面悟出些许精义,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丢了刀,踹了香炉,吃了散伙饭,撕了祖师画像,毅然决然皈依道门。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左太星当了太字辈大师兄,仍旧是江湖习气,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脾气像是干草一点就着,称呼师弟时,也是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这么喊,门中弟子若是受了欺负,拎起刀,召集同门,骂骂咧咧要找回场子,所以虽然脾气暴烈,动辄打骂,可大家都对他恨不起来,谁让大掌教护犊子。

伏牛魁首左太星。

蹲在老龟旁边抚摸龟背的,是道德殿三掌教任太阑,未入山门前,是名落第秀才,老实呆板,沉默寡言,常常双手笼袖在八百里伏牛山发呆,有时在草垛,有时在悬崖,有时飘在河面,一愣就是几天。

任太阑熟读道门十三经和佛门奥义,自己又是儒生,于是对三教都颇为精通,曾经语不惊人死不休,放言三教入门时初觉十万八千里,修到中途会有叠合之处,到了最后,居然能殊途同归,听到这种狂言,即便是最护犊子的左太星,也忍不住把他摁在老君像面前罚跪,硬生生骂了半个月。

不过任太阑无所谓,本来就是天马行空的性子,你骂你的,我说我的,四处游历广散道义,从不因对方身份卑贱而嫌弃,也不因对方是达官显贵就钻营攀附,一切随心而行,兴起时,拉住施肥的大娘,能从清晨聊到日暮。

出尘秀才任太阑。

站在竹剑随风飘舞的,是宝台殿五掌教花太安,太字辈中入门最晚的一人,几名师兄都喜欢喊他小师弟,眉目疏朗,气度飘逸,当年是名翩翩公子,在本州艳名不弱于李白垚,别看长相宛如真君降世,其实杀气最盛。年轻时惜败给剑仙吴悠,随即闭关苦修,五年后,再走出洞府时,已是老君山剑法第一,然后行走江湖,摘掉几十枚头颅,大奸大恶者杀,小淫小掠者也杀。

他有句名言颇为耐人寻味:行小恶者心无善念,乘大势后必为人祸。

于是无论大事小情,只要起了歹心,必杀无疑,否则后患无穷。

只杀不渡花太安。

再加上灵官殿二掌教静水流深裴太莲,天炉殿四掌教火仙丹痴狄太蛟。

五名大真人齐聚老龙窝。

李桃歌仍出血不止,棉袍已成了红色,真气将肌肤冲的鼓起大包,眼看就要挣脱束缚。

左太星摸着根根立起的络腮胡,沉声道:“老三,别在那伺候老祖了,你读的典籍最多,瞅瞅这小子是咋回事,该出手就出手,莫让他死在老君山。娘的!这晦气要是染上,李家找上门来,祖师爷都要跟着遭殃。”

绿林出身的大掌教,即便入山两甲子,也改不了满口草莽习气。

任太阑看了眼李桃歌,低下头,从袖口掏出一张绸巾,轻轻擦拭龟背,“约莫是炸丹了,真气本该冲破体魄,可他肉体太过强横,硬是挡住了真气外泄。”

左太星问道:“有救没?”

任太阑轻飘飘说道:“丹都炸了,即便帮他把真气安抚下来,也成了废人一个,但未必有性命之忧。”

左太星皱眉道:“老二,你看呢?”

裴太莲满脸肃容道:“他本是无极境修为,短短一炷香,气机已然攀升至逍遥境,诡异的很。我若是能看透,早就帮他卸掉真气,从炸丹到现在,流血不少,生机仍旧充盈,不如等等再说。”

左太星回头望向立在竹上的小师弟,才一张开嘴,又把话吞了回去。

这煞星只杀不渡,何时救过人。

花太安挑眉道:“大师兄何事?怎么话到嘴边又不开口了?”

“歇着吧,我怕你给他放血。”

左太星负手而立,凝声道:“清风,去请师叔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