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文字内容撰写、数据图表补充、组会汇报PPT框架。
梅苹一页页翻着,速度不快,手指偶尔在某个条目上停顿片刻,镜片后的目光沉静而专注,房间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乐也不催,拖过另一张椅子,反坐着,下巴搁在椅背上,安静地等着。
过了约莫十来分钟,梅苹才抬起头,“结构没问题,逻辑也清晰。数据图表部分,你标注的让小雅协助听录,她手头也有自己的分析报告要赶,东照的数据统计还没做完。这部分,我亲自跟。”
说着,拿起笔,点在经济网络分析那一节的某个子标题上。
“这里,关于宗族信用网络向灰色经济渗透的路径依赖,你引用的这几个案例,分析得很深入。但结论部分,地方性庇护网络的瓦解需依赖法治刚性及替代性经济组织的培育,这个论断稍显武断。”
“像陈厝林厝,在滩涂械斗后的和解协议,以及王金福推动的事项,算不算一种替代性组织的雏形?”
“它对瓦解原有庇护网络的作用机制,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后续追踪,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这部分结论,措辞要更谨慎,留有余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乐凑过去,看了看,“明白,师姐。我会修改,加上初步观察显示、有待长期追踪验证之类的限定。”
“嗯。”梅苹又翻到参考文献索引,“厦大这边要补充的几篇,很重要。我会去复印。另外,”
抬眼看向李乐,“你报告中引用了不少LSE那边资料库里的欧洲行会档案做类比,思路很好。但要注意语境差异,欧洲的行会转型背景和闽南宗族的现代演变,社会土壤完全不同。类比是为了启发思路,不是生搬硬套,论述时要把这种差异性点明,避免给人牵强附会之感。”
“好的,师姐。这块我再斟酌下表述。”李乐忙点头,反正,什么都先应着。
梅苹把打印的几沓东西塞回文件袋,推给李乐,“行,假我准了,三天。组会在下周一,之前你要给我一份汇报的详细PPT,其他的,你自己把握。”
“得嘞,谢谢师姐!”李乐咧嘴一笑,龇着一口白牙。
“几时走?”
“一会儿就走,”李乐站起身,“我弟过来,他有车,载我过去。”
梅苹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带着点无奈和了然,“合着你这是,行李都收拾好了吧?就等着我点头?”
“师姐英明!那我先撤了?”
“去吧去吧,路上小心。”
“得令!”李乐挥挥手,转身拉开门,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
没一会儿,透过窗户,梅苹就瞧见李乐钻进了一辆黑色的奥迪A6,车子很快又消失在葱郁的树影和闽南深秋明亮的阳光里。
收回目光,落在桌上那份李乐留下的、详尽的工作计划上,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