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书

天天看书>诡三国 > 第3724章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第4页)

第3724章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第4页)

而这条路,需要更坚实的基石,而非急于堆砌华丽的冠冕。

他转身,走下高台,身影没入大将军府肃穆的回廊之中,去处理那些堆积如山,关乎后方安定的事务。

前方的雷霆属于父亲,后方的基石,需要他来守护。

这基石,不在九锡冠冕之上,而在脚下这坚实的大地,在万千黎庶的锅灶与田垄之间。

……

……

骠骑军新夺下的土垒区域已被迅速改造为前进的基地。

斐潜没有去曹军原本军校居住的那些土屋木棚,一方面是在曹军撤退的时候,很多临时木棚屋子都被焚烧了。即便是没有焚烧的,也有被轰塌的,所以斐潜干脆让人在在土垒被炮火轰塌的残垣断壁间,临时搭建起一座军帐来用。

在军帐的一角,是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的巩县沙盘。

这几天,通过斥候,以及斐潜等人的观察和记录,将巩县城墙以及城内的箭楼,瓮城,乃至城内推测的粮仓,兵营,府衙等重要节点,都一一的标注其上,建立模型。

现如今斐潜在庞统张辽面前所展示出来的战术方法,其实也不算是斐潜当下才创造出来的,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当中,就曾经多次的使用过这种部队之间的配合,以及精妙的兵种战术节奏变换。

在秦朝强大的时候,因为军爵的制度化,以及对于训练,工具,兵刃等的标准化,以至于几乎所有的秦国将领,都不需要考虑什么细节上的差异问题,只要是弓箭手,就必定是使用统一的弓箭,在攻击幅度攻击距离上都是一致的……

原本秦朝的这一套模式,是非常犀利的,可惜就是汉代的时候,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和大臣给玩坏了……

军功。

其实在后世军队之中,依旧有『军爵』的体现,当然相对会比较少一些,但是依旧不得了,可谓是跨越阶层的利器。

商鞅变法当中,明确的二十等军爵,个人社会地位,土地,财富与战场表现直接挂钩。士兵不再是『为诸侯王公而战』,而是为自己和家族的前程拼命。

这种制度激发了底层平民的战争狂热。同时,有意思的是,因为这一点也确保了统一的武器装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战功的计算是高度量化且标准化的,所以这就要求战场表现必须尽可能可衡量,可比较。如果武器性能差异巨大,同样的努力可能结果不同,军功制就失去了公信力。统一的训练和装备,保证了军功军爵的基础,同时个人对于军爵的渴望,也倒逼武器装备的一致性。

而这两点,又带来了对于将领军校的指挥简化,将领无需过多考虑士兵个体的『战斗意志』或『忠诚度』,因为军功制已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军校将领只需专注于战术部署和指挥。

因此在面对敌军的时候,标准化的军队可以精确计算火力,知道弓箭手的射程,覆盖范围,杀伤效果,能准确规划齐射时机,密度和覆盖区域,而不用担心这批箭射得远,那批箭射得近。

兵卒在战场损坏了兵刃,也不需要特别的挑选,拿到后勤的补充就可以直接用,极大的减少了军队当中无畏的争执和摩擦。

所以军人,以及军事的职业化,制度化,统一化,无疑是秦朝老祖宗给华夏后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可以让将领摆脱细节上的困扰,无需像是六国将领那样,除了领兵作战,还要时时刻刻的操心各种问题……

士兵的武器是否精良,是否够用?

不同部队的弓箭射程是否一致?齐射能否覆盖预定区域?

新补充的士兵能否熟练使用武器,理解命令?

士兵是否愿意死战?

诸如此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