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他们一家三口人,却有两个寡妇,崔三郎自小就没享几天福,不然也不会卑微至此。
也就是前些年崔信做了齐郡太守,家中这才缓过来,崔三郎由此也才能继续进学,学业都给落下了,他自己也不是什么有天赋的人,学了几年勉强过了道试,在母亲严令之下,这才入京赶考。
其实以他自己的意思,反正过了道试,与其远赴长安赶考,不如在叔父身边做个吏员,寻机入仕来的妥当。
只是他母亲是大家出身,又嫁到了崔氏门中,见惯了崔氏英才,心气高的很,只想让崔三郎光明正大的出仕。
来到长安之后一如崔三郎所料,科举不第,只能流落在长安没个着落。
可以说,青州崔氏遭了大难,只不过这些苦处也没地诉说,而且崔三郎自己也非什么上进之人。
对家里人常说的崔氏如何如何,并无多少触动,反而心烦的很。
…………
“之前不好背后说人,毕竟生疏……可二郎既然见了,我也不瞒着二郎,咱这姐夫姐夫的叫着,你只知道他姓程,他大名叫程知节,字义贞,后来感觉与年号相冲,改字为咬金。”
老程其实原名就叫程咬金,后来改名程知节,现在则改成程知节,字咬金了,显然都是当年从匪闹的。
武元爽觉着有些耳熟,想了想才迟疑道:“王世充?”
崔三郎看着武元爽点了点头,心说你这下知道咱为何不愿意细说了吧?那根本不是妾不妾的事,而是咱这姐夫来历的关系。
王世充和宇文化及是一路货色,都有弑君之恶,战乱时节成王败寇还不怎的,可等到天下大定之时,王世充和宇文化及,甚至是李渊肯定都要担上背主之名的。
武元爽这下是真被惊到了,程知节当年在河南是享有大名的,着名的大贼头之一,同样是王世充手下上将中的一位,是当年可以左右河南局面的大人物。
武氏商贾出身,对各地的英雄豪杰知之甚详,不可能没有听说过程大胡子的威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元爽张口结舌,想想方才酒席之上程大胡子那言笑不羁的摸样,不由打了个冷战,一阵的后怕。
接着就感觉有些刺激,乖乖,咱也是跟大贼称兄道弟过的人了。
不过转念间好奇心占据了上风,疑惑道:“这怎么可能?一个兵部主事……三郎莫要吞吞吐吐,细说细说。”
崔三郎琢磨了一下,这不是什么秘密,打听一下其实就能知道,而且私下里跟武二郎说话的机会不多。
于是便道:“我也不太清楚来龙去脉,只是看了叔父的书信,才知道我这姐夫在潼关降唐之后,论罪当斩。
只是姐夫在马邑曾为陛下旧部,一起去的辽东,乃生死之交,于是得以免罪……
这些年东奔西走,没个定时,就是因为当年他在河南杀戮太过,许是让陛下不喜的缘故。
二郎也看他出手大方,其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据说前些年他去了吐蕃,在那边结交了苏毗的权贵。
那边现在来京师的商队,都会留一份给姐夫,如今长安论起豪奢了,还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