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主坐定,两位来客都是中年人,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四肢修长有力,寒暄之时隐带晋人口音。
这位叫李思行,雁门人,前伪唐骠骑将军,在晋阳投的李渊,本来算是李渊的近卫统领之一,也是李渊称帝后所谓的晋阳元谋功臣之一。
其实就是李渊在晋阳收拢的一批部下,诸如柴绍,刘弘基,刘文静等人已然身死,剩下的这些投唐之后,也都缩起脑袋过了许多年。
李思行好就好在他不是关西人,顶着一个李渊近卫统领的名头,却算不上李渊心腹。
如今朝中晋人稳稳压了关西人一头,李思行仗着同乡的名义走了些门路,任了左监门卫长史。
左右监门卫如今都没有大将军坐镇,主要是羽林军势大,又和左右监门卫职能重叠,皇帝更信任羽林军来把守门户。
于是本该由左右监门卫统领的羽林军把卫府给顶了,让左右监门卫处于了闲置状态,却又没有撤销,保留了一线生机。
如今左监门卫门庭冷落,一切事务都由左监门卫长史李思行掌管。
所以李思行的心思不用问就知道,盯上的必然是左监门卫大将军的职位。
当初元文君是左监门卫司马参军,和李思行搭过伙,两人投唐之后际遇不同,如今元文君算得上是春风得意,当初意气风发的李思行却是沉寂已久。
不过两个人私交一直不错,没有因为朝代更迭或是官职高低而生疏,多有往来,还以李思行为纽带,结成了一个以左右监门卫的人为主的小圈子。
这并不稀奇,官场的派系大多都是这么来的,长安城中,这种小圈子更是数不胜数,历朝历代也皆不能免。
另外一位文质彬彬,看上去也一脸的安逸。
这位元文君不敢有所怠慢,因为这人姓韦,京兆万年韦氏的人,祖上是名将韦孝宽一脉,其兄韦挺外放东郡太守有几年了。
如今韦氏这一房最厉害的人物不是韦挺,而是韦挺的长子韦待价,年纪也就二十出头,在凉州总管府任职录事参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是凉州总管李武的心腹,李武在蜀中任职之初就跟随在其身边,年纪还小,官场资历却已经够够的了。
只要回朝述职,就有大把的好职位等着他,朝中五品官职任选,稍微争取一下,四品也不是不可能。
总管府录事参军这个职位,弹性非常大,可以说允文允武,做的好了,有一路总管为你表功。
出则一郡太守,入则各部侍郎,当初跟随在李靖身边的李大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元文君眼前这位还是少府监正韦节的侄儿,而他侄儿韦待价就是韦节荐举给如今的凉州总管李武的。
只是韦德运本人不太显眼,前隋时入仕,后晋万年县主簿,一看就是族中选出来的看家的角色。
李渊南下的时候,他在万年起兵相应,加入了李秀宁的娘子军,攻打长安时有功,和李思行等人一道,授骠骑将军。
后来他不听叔父韦节劝阻,拜在了李建成门下,转右监门卫司马参军,也就是玄武门之变没了,不然这厮作为皇宫看门的将领,在薛万均率领之下不定是什么下场呢。
韦氏虽然多出领兵之人,可一直是以诗书传家,所以韦德运看上去不像个将军,而像是一个饱读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