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平日并不上朝,可朝堂上那些争论与少见的盛赞,很快便被传进了他们耳中。
尤其是那句——“奇书,可开术算新天地”——更是叫他们忍不住在心底反复琢磨。
“奇书”二字已是极高之誉,而“可开新天地”,更不是轻易能说出口的评语。
他们都是浸淫数理多年的行家,深知术算之道何其艰难,能称得上“开新天地”的着述,至少在思路上要有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推演中要能开辟全新的法门。
这等评价,放在任何一本新书上,都足以震动术算之林。
然而,这卷纲要的来源,却让他们难以完全信服——
那是当今天子所作。
几人虽然没有与萧宁直接打过交道,但对他的名声并不陌生。
早年间的传闻,几乎是洛陵城中茶肆酒楼的谈资:少年天子未登基前,身为王爷,常出入市井,不拘形迹,好马好酒,甚至一度被称作“第一纨绔”。
这种过往传闻,再怎么说,都与“奇书”“术算”四字隔着十万八千里。
更何况,历朝历代的帝王,多在经史策论、治国之术上用心,即便通些算法,也只是为政务所需,不会沉入精深到能“开新天地”的地步。
因此,当许居正在朝堂上用“奇书”“新天地”来形容《术算纲要》时,这几位今日坐在许府的术算行家,都在心里升起了一个差不多的念头——
——这书真有那么好吗?
若是出自翰林、出自工部精算司,他们愿意相信。
可若真是天子亲作,那其中的分寸……未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许居正一番“托举”在内。
毕竟,许居正是当朝清流之首,与陛下关系密切,在新政推行之际,推出一卷“奇书”,正是凝聚人心、彰显威望的好时机。
他们虽不好在外人面前说这些疑虑,可在心底,却都或多或少有着这样的推测。
不过,这推测并不妨碍他们心生好奇。
若真如传闻中那般别开生面,他们愿意折服;若不过如此,他们也要看一看,这所谓的“新天地”,究竟新在何处。
厅中气氛并不喧哗,几人各自端坐,偶尔以目光交换几句无声的揣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在这时,许居正从案后起身,神情如常,却带着一丝笃定的沉稳。
他缓缓扫视了一圈众人,开口道:
“福来送信去洛陵东城,还需些时辰才能回来。既然诸位难得齐聚,不必空坐着等,不如先看看这卷《术算纲要》。”
他顿了顿,又道:
“我让人抄录了几份,今日便在此分发。诸位看看,且自行评议。”
说罢,他微微抬手,旁边的家童立刻捧着一叠薄薄的册子上前。
那是用上好贡纸誊写的抄本,纸面泛着细腻的温润光泽,墨色沉稳而不晕,封面以小楷题着《术算纲要》四字,笔力遒劲。
抄本数量不多,却足以让在座之人各取一卷。
家童按着顺序,将册子递到每位客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