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栋对梅苹表示,这次血的教训,让更多村民意识到拳头解决不了问题,跟着村委走正道才有出路,组织成为稳定人心的重要基石。
整个林厝,让课题组感受到一种痛定思痛后,试图凝聚力量、重建秩序的意愿。
“暴力摧毁的不仅是身体,更是信任的基石。陈厝的真空是权力结构被强行打碎后的必然,但也蕴含着重建的契机,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注入新的组织力量和价值引导。”
“林厝的重构,得益于其原有的基层组织韧性,证明了立的重要性远大于破。”
梅苹对几个人如是说道。
“宗族的硬壳被打碎了,陈厝那边,族老权威因陈永泰被捕和陈言响潜逃而彻底崩塌,村委会暂时瘫痪,村民处于无组织的原子化状态,恐慌和观望情绪浓厚。”
“林厝这边,林国栋的个人威信因成功止损和提出集体发展新路径而得到强化,村委会的职能在危机处理中反而有所提升。”
“但这只是表象。”梅苹话锋一转,“宗族的情感纽带和文化认同并未消失,只是暂时失去了组织载体和利益驱动。就像退潮后的礁石,看似孤立,根基仍在。”
“如何引导这些散落的力量,将其纳入新的治理框架,是下一步的关键。”
“课题组能做的,就是持续观察、记录这个转型过程,为理解现阶段在现代化冲击下,宗族这一古老组织形态的演变路径,提供一份详实的病理切片和治疗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在课题组对两个村子在经历的这场“大变革”,又深入考察了一个星期之后,那个被李乐提出来,梅苹代表人大,吴向涛代表泉安市,互相推动,王金福全力配合下,人大社会学院与合口镇政府共建的闽南沿海基层治理与宗族研究实践课题站的签约仪式在镇上的会议室举行。
仪式很简单,红底金字的背景板前,梅苹代表校方,王金福代表合口镇,在吴向涛和市里相关领导、镇里的干部,以及被邀请来的部分两村的村民代表的见证下,签署了合作协议。
照相、鼓掌、领导讲话,一切都那么的例行公事,似乎连被当拉来做报道,一向敏感的记者,都没察觉到吴向涛话里所蕴含的深意。
“我们制定了分阶段推进建设深化研究的计划。。。。第一阶段,问题池建设与精准指导,课题组长期驻村,深度融入,建立涵盖宗族治理转型、集体经济培育、矛盾纠纷化解、基层组织能力提升等的问题池。。。。”
“成果输出与应用。。。。。发布年度《合口镇基层治理观察报告》,基于实践提炼,编制《合口镇基层组织建设与综合治理实务手册》,为镇村干部提供操作指南。。。。。”
“第三阶段。。。。。机制固化与能力孵化,形成校、地、村三级联动的稳定运行机制,目标输出一本成熟的治理实务手册、两篇高质量课题成果、培育8到10名具有现代治理理念和实操能力的本土基层干部。”
“长期愿景是模式提炼与推广,将合口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升级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善治模式,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吴向涛说这话的时候,李乐瞄了一眼正低头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什么,神态专注,一股子云淡风轻劲儿的王金福,笑了笑。
。。。。。。
签约仪式后的傍晚,夕阳给镇大院米黄色的旧楼镀上一层暖金色。
王金福在档案室找到了正在整理资料的李乐。
“小李,忙啊?”
“呵呵呵,幸亏我不老,也不姓刘。”
“老,刘。。。。。哈哈哈哈,李博士还是这么幽默。”
王金福拉了把凳子,坐到李乐身前,脸上带着一种卸下重担后的疲惫,还有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